推定合法的法律依据?
推定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或者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前提事实推断未知的结果事实存在,并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的一种证据规则。其中,据以作出推断的事实,即已知的前提事实,为基础事实;根据基础事实而推定存在的事实,即结果事实,为推定事实。前提事实得到证明,法官就可以据此认定推定事实,不需要再对推定事实进行证明,从而免除当事人对推定事实的举证责任。法律之所以规定可以推定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是因为推定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而设立的,推定法则是事实关系的规范化。以推定为中介可以把两个事实连接起来,某一事实存在时,只要不存在例外情况,就合乎逻辑地引起另一事实的发生。但是,推定的事实没有经证据证明,加之基础事实和推定事实之间存在的只是高度的盖然性而非必然的因果关系或者逻辑关系,因此,法律允许对方当事人采用:1、对基础事实提出反正;2、对推定事实提出反正;3、举证推翻基础和推定事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者逻辑关系,推翻推定事实,达到使推定规则失去效用。根据推定发生的依据不同,可将推定分为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因发生推定的依据不同决定了两种推定的不同特征:
一、法律推定
法律推定是由法律明文确立的推定,当出现符合法律推定的法律规范条件时,可以依据该规范推断出推定事实。适用法律推定首先要确认前提事实,根据前提事实进行推定后得出法律推定事实,该事实不需要证据加以证明。但作为推定根据的前提事实,需要当事人举证证明,如果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前提事实,则推定法则就无法适用。法律推定是通过对前提事实的证明较容易地完成了对相对困难的推定事实的证明,从而减轻了主张推定事实存在的当事人的举证自认。例如《民法典》第1222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法律推定的本质在于,通过证明前提事实的存在,来使呈现某法律效果的要件事实之一的推定事实,也得到证明。
二、事实推定
事实推定是指法官依据经验法则进行逻辑上的演绎,由已知事实(基础事实)得出待证事实(推定事实)真伪的结论。例如,根据被告销毁或者隐匿证据这一事实,推定该证据对其不利;根据合同履行的事实,推定合同关系存在等。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的区别是:法律推定的推定事实是法律预先设定的,只要基础事实被证明,法官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认定推定事实,法官没有自由斟酌判断的余地。事实推定是法官依据经验法则,按照自由心证所做的逻辑推论,是法官依据经验法则所得的心证之结果。法律上的推定是实体法规范,直接导致举证责任的转移,对方当事人要反驳推定事实必须提供本证,使推定事实的不存在达到法官内心确认的程度。事实推定不发生举证责任的转移,对方当事人只需提供反证,让该推定事实处于真假难辨的状态即可。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