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内容

法律正式生效时间? 法律生效的时间?

2024-01-02 19:16:16法律法规1

法律正式生效时间?

法律生效的时间一般是根据法律的具体性质和实际需要来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自法律颁发之日起生效;

(2)由该法来规定具体生效时间;

(3)由专门法决定规定该法的具体生效时间;

(4)规定法律颁布后到达一定期限开始生效;

法律法规的施行日期: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具体确定,必要时还应由法案的提案机关或者人大的统一审议机构在相关报告中予以说明。

施行的起始日期,为便于记忆起见,一般选为某月的1日或者15日;

施行准备期依不同需要,可定为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不等。

一般而言,地方性法规的施行准备期可稍短,例如一个月;

而法律的施行准备期,考虑到全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为期较长,一般至少三个月,施行难度大的法律可能需要半年以上。

由此可见,立法时合理设置施行准备期十分必要,立法机关在法律法规通过和公布后加强对施行准备工作进展情况的监督非常重要。这应当作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之一,也是人大立法职能和监督职能的结合部。

有鉴于此,为了保证法律法规的切实施行,作为一项立法技术规范,应当在充分考虑施行准备工作量的情况下,在法律法规中具体规定法律法规的施行日期(自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一般不宜笼统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只有当立法调整的事项特别紧迫、法案需要尽快生效时,才可以不考虑施行准备期,作出“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规定。至于地方立法,一般不会出现此种通过后即需施行的特别紧迫的情形。

法律生效的时间?

  法律的生效时间 :  法律生效的时间一般是根据法律的具体性质和实际需要来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自法律颁发之日起生效;  (2)由该法来规定具体生效时间;  (3)由专门法决定规定该法的具体生效时间;  (4)规定法律颁布后到达一定期限开始生效;  法律法规的施行日期: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具体确定,必要时还应由法案的提案机关或者人大的统一审议机构在相关报告中予以说明。  施行的起始日期,为便于记忆起见,一般选为某月的1日或者15日;  施行准备期依不同需要,可定为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不等。  一般而言,地方性法规的施行准备期可稍短,例如一个月;  而法律的施行准备期,考虑到全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为期较长,一般至少三个月,施行难度大的法律可能需要半年以上。  由此可见,立法时合理设置施行准备期十分必要,立法机关在法律法规通过和公布后加强对施行准备工作进展情况的监督非常重要。这应当作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之一,也是人大立法职能和监督职能的结合部。  有鉴于此,为了保证法律法规的切实施行,作为一项立法技术规范,应当在充分考虑施行准备工作量的情况下,在法律法规中具体规定法律法规的施行日期(自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一般不宜笼统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只有当立法调整的事项特别紧迫、法案需要尽快生效时,才可以不考虑施行准备期,作出“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规定。至于地方立法,一般不会出现此种通过后即需施行的特别紧迫的情形。

法律公布后生效吗?

我国法律的公布日一般就是法律的通过日。比如,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16日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大会通过当日即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发布。2017年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决定对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当日即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发布。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对该法第二次修正,也同样在当天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发布。

法律发布(公布)后不一定马上生效,往往会单独确定生效日期,也就是施行日期。比如现行企业所得税法是在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17年和2018年这两次修正,修改决定都是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施行,通过日(公布日)与施行日(生效日)保持一致。

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

  法律公布之日  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在什么叫开始生效、在什么时间终止生效以及对其生效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  (一)法律规范的生效时间  法律规范的生效时间通常有三种:  1.从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2.法律本身规定了生效的具体时间。  3.法律本身规定了其生效时间取决于其它法律的生效施行。  (二)法律规范终止生效的时间  法律规范终止生效的时间通常有:  1.新的法律公布实施后,原有法律自然失去效力。  2.新的法律公布生效时,明文规定原有的同类法律废止。  3.有的法律因已完成其历史任务而自然失去效力。  4.法律本身明确规定生效期限,期限届满自行终止效力。  5.由有关机关颁发专门的决议、决定,宣布废除某些法律,从宣布废除之日起,该法即停止生效。  法律规范终止生效还可分为明示废止和默示废止。  (三)法律规范的溯及力  法律规范的溯及力,是指法律规范对其生效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在一般情况下,法律不溯及既往,但也有一些例外。在刑法的适用上现代各国通常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什么是法律生效文书?

生效法律文书,不仅仅是法院的判决书,还有法院的调解书、裁定书、决定书等。除法院以外,检察院、公安局,以及其他行政机关,都有大量的生效法律文书。公证处的公证书、仲裁机构的裁决书等社会组织的文书,也同样属于法律文书。

法律生效文书怎么开?

法律生效文书的开具需要遵从以下程序:1.需前往人民法院制作或者到法院网站上在线生成,属于法院的官方文件。2.法律生效文书是指经过国家法律程序的一种法律确认文件或裁决凭证,是发挥法律效力的重要手段。开具法律生效文书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合法权益,确定案件办理的真实性,维护司法公正。3.与一般书面决定不同,法律生效文书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正式的法律效力,并可以作为正式的证据使用。如果您需要开具法律生效文书,需遵从相应的规程和程序,具体步骤可以咨询相关律师或法院工作人员。

法律如何发生效力?

法律效力即法律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行为,必须服从。

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本章所讲的法律效力,即狭义的法律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1、法律生效的范围。

包括:(1)时间效力,指法律开始生效的时间和终止生效的时间;

(2)空间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领海、领空),通常全国性法律适用于全国,地方性法规仅在本地区有效;

(3)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什么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适用于全国公民,有的法律只适用于一部分公民。

2、法律上的约束力。

如某个合同发生法律效力,就是该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因而受到法律的保护。

我国法律生效的时间?

法律公布之日或法律中规定的时间

为什么法律公布和生效?

我国法律的公布日一般就是法律的通过日。比如,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16日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大会通过当日即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发布。2017年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决定对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当日即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发布。2018年1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对该法第二次修正,也同样在当天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发布。

法律发布(公布)后不一定马上生效,往往会单独确定生效日期,也就是施行日期。比如现行企业所得税法是在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17年和2018年这两次修正,修改决定都是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施行,通过日(公布日)与施行日(生效日)保持一致

法律发生效力的环节?

法的遵守,即守法。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去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 法的执行,即执法。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 法的适用,即司法。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法律监督,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依法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ute006.com/post/8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