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内容

外嫁女法律援助政策? 2021出嫁女的权益法律规定?

2024-01-01 23:08:30法律法规1

外嫁女法律援助政策?

1.享有宅基地继承权

      以前在农村,女儿一旦嫁出去之后,这个家庭所以的权益都和女儿无关,继承权都属于儿子的,不会留给女儿。但随着制度的完善,外嫁女也可以享受宅基地继承权利的。不过需要得到证明,证明你是合法继承人。同时为了证明其有效性,还需要走公证程序,这样就拥有宅基地继承权了。这样做确实方便了很多农村家庭,因为部分家庭存在生两个女儿的现象,这样就不用考虑到财产继承问题了。

2.享有拆迁赔偿权利

      只要是村里的合法村民,就可以享受拆迁赔偿权利。

3.享有土地继承权

(1)如果女儿嫁出去了,但户口仍在本村,可以享有土地继承权;

(2)如果女儿嫁出去了,户口也移出去了,但婆家没有土地分配,则外嫁女仍拥有在本村的土地继承权;

(3)如果外嫁女离婚了,婆家也没有土地分配给她,则也拥有本村的土地继承权利;

(4)如果外嫁女离婚了,婆家有土地分配给她,待新的婆家也有土地分配给她,则原婆家会取消她的土地分配权。

4.享有农业补贴

      很多人认为女儿嫁出去了,农业补贴也就没有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外嫁女的户口没有移出去,她还是享有本村村民的同等权利。当有发放农业补贴时,她也可以拥有一份。

2021出嫁女的权益法律规定?

农村外嫁女可以分父母宅基地吗?

可以。但大家还是要明确几点,首先宅基地所有权并不属于村民,村民拥有的只是宅基地使用权。出嫁女结婚以后如果将户口已经迁出当地村集体经济组织,那么娘家这边的宅子基本上和她没有关系了。如果出嫁女户口没有迁出,仍然在娘家,那么出嫁女还是可以继承这块宅基地上的房子的。还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嫁女想要翻新房子,最好还是趁父母都健在的时候,就翻新好,因为一旦父母不在了,出嫁女是没有翻新权利的,只能等房屋自然倒塌后,被当地村集体收回。所以出嫁女一般继承的是宅基地上的房子,那是村民的合法财产,如果是空宅基地,就不存在继承一说。

农村外嫁女户口未迁出可以享受哪些合法权益?

1、农村外嫁女户口是否迁出应当自愿

很多外嫁女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并没有把户口迁去婆家,有人就问外嫁女的户口一定要迁出去吗?可以很肯定地说户口迁出与否都应当遵守自愿原则,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2、享有娘家承包地的承包权

《土地承包法》有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中,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妇女承包土地的合法权益,任何人不得剥夺和侵害。即使是外嫁妇女户口已经迁走,如果在婆家没有取得承包地,原来在娘家的承包地也是不能被收回的。

3、享有娘家宅基地的各种权益

外嫁女只要户口没有迁出,就享有娘家宅基地使用、转让、确权以及被征收拆迁后补偿的各项权利。

4、享有娘家兄弟同等的财产继承权利

实际上财产的继承是由父母决定的,如果外嫁女在父母的赡养问题上更加细心和尽孝道,很多农村老人最后都是会把大部分财产给女儿的。并不是说,出嫁以后就不能与自家的兄弟平等享有继承权了。

5、享有娘家集体资产收益分红

嫁女如果户口还在娘家,也可以享有娘家村集体资产收益分红。

农村外嫁女可以分到娘家的拆迁款吗?

只要农村外嫁女的户籍没有迁出,仍被认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一员,就可以享受相应的份额。另外,外嫁女没有迁出户籍且在婆家也未取得承包地的,她在娘家原有的承包地仍然属于她合法拥有。一般来说,能不能获得土地征收费用,户籍是最重要的鉴别标准,有没有外嫁其实不在考虑当中,但已经把户口迁出去的外嫁女,也不是说完全不能享受到,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离婚或者丧偶等情况,将户口迁回原籍的。

据了解,在我国《妇女保护法》中明确提到:在耕地和宅基地的分配和划分上,妇女和农村男子拥有同等的权利,所以农村的外嫁女子是可以申请宅基地的。而这几年有关农村妇女权益保护的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针对这个角度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来保护农村外嫁女的切身利益问题。

2021年民法典外嫁女相关权益?

一、宅基地分配权及征地补偿分配权。

在我国,城市市区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村集体成员都享有宅基地使用权。但实践中,很多村集体在处理“外嫁女”的问题上,常以妇女婚姻状况为由不予分配宅基地。

那么,“外嫁女”到底能不能享有宅基地使用权?按照法律相关规定,只要外嫁女没有迁移户口,就属于村集体成员,自然也就享有村集体成员的一切权利,可以享有娘家的宅基地的使用、转让、确权以及被征收拆迁后获得补偿的各项权利。

换句话说,如果外嫁女户口仍在娘家,她可以作为户主,独立申请宅基地。但如果外嫁女在婆家已经有宅基地的情况下,通常不能再申请。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

在土地承包的实践中,某些农村的外嫁女通常无法分得土地,甚至在承包期内被强制收回原有土地,被剥夺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中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剥夺和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土地承包期内,若妇女结婚后没有在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若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然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还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由此可知,农村女性并不会因为婚姻状况变更而被剥夺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集体收益分配权。

农村土地蕴含着巨大经济价值,是集体收益的重要来源。农村土地带来的集体收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中央不断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所带来的持续化收益,二是集体经济组织将村中荒地承包出去所获得的租金收入,三是国家分配的生态公益林补助款。

目前,关于集体收益的成员分配比例,各地存在较大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未迁户口的外嫁女,理应享有集体收益分配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需要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做好成员身份确认,保护外嫁女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利。

民法典关于外嫁女在娘家权益?

外嫁女享有下列权利:一、享有娘家的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权利。二、享有娘家老宅拆迁之后,拆迁款的分配的权利。三、享有同等的财产继承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1款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外嫁女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外嫁女最怕婚姻中的家暴,远离父母,远离家人,一旦遭受家暴,都没有一个可以撑腰说句公道话的,是不是很无助,不用怕,这种情况下,只要女人不再隐忍,当地的妇联组织就是你们的娘家人!

可以向当地的妇联组织实名举报,求得帮助,最好留有家暴的证据,照片、视频资料都可以,这是为你讨回公道,伸张正义的重要方法,妇联可以会商当地的公安机关、法院等部门,一同做出决定,相信施暴者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关于外嫁女不能分红的法律问题?

  当然有,请注意户口还在本村,就意味着外嫁女的责任地还在本村!  

一、征地分红的基础是本村的土地被征用。  因此,分红的基础是:本村户口;在本村有承包地的;  

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规定:  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外嫁女找合法权益哪个部门最合适?

外嫁女最怕婚姻中的家暴,远离父母,远离家人,一旦遭受家暴,都没有一个可以撑腰说句公道话的,是不是很无助,不用怕,这种情况下,只要女人不再隐忍,当地的妇联组织就是你们的娘家人!

可以向当地的妇联组织实名举报,求得帮助,最好留有家暴的证据,照片、视频资料都可以,这是为你讨回公道,伸张正义的重要方法,妇联可以会商当地的公安机关、法院等部门,一同做出决定,相信施暴者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外嫁女雅称?

在过去女儿在家都住的房叫闺房,女儿外嫁出去,离开了闺房,叫出阁,所以外嫁女也叫出阁女,就是从此离开了娘家,再也不是闺女,而是别人家的媳妇了。

民法典里有维护外嫁女权益条例吗?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取得和丧失缺乏全国统一的、明确的、权威的判断标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问题事关农民重要的基本民事权利,应由全国人大进行立法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防止简单以村民自治为由剥夺农村外嫁女的基本财产权利;

二是在保护农村外嫁女合法权益时,有法律依据的要严格依法保护,有相关政策规定依据的也应加强保护;

三是要加强与有关行政机关、妇联、人民调解组织等单位的沟通协调,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着力做好农村外嫁女合法权益保护工作;

四是既要保护农村外嫁女的各类合法财产权益,也要依法保护农村外嫁女的人格权益,要积极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贯彻实施反家庭暴力法,为农村妇女安宁祥和的生活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明确依法依规保护农村外嫁女的合法权益。在司法实践中农村外嫁女权益受侵害的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司法审判坚持怎样的标准?保护农村外嫁女合法权益,法律规定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完善?为此,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相关负责人。

农村外嫁女权益保护是人民法院长期关注、努力解决的问题

外嫁女回家啥意思?

就是已经出嫁的闺女回到自己的娘家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ute006.com/post/8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