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内容

苏格拉底法律名言? 苏格拉底法律情话?

2023-11-25 11:51:26法律法规1

苏格拉底法律名言?

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苏格拉底法律情话?

苏格拉底说过:“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

苏格拉底法律观点和名言?

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

苏格拉底和西塞罗的法律思想?

苏格拉底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法律问题的。关于法律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公正的人首先是遵守法律的人,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责任和义务。公民与法律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作雅典的公民,就必须接受和尊重雅典的法律,否则你完全可以选择离开雅典迁到其他城邦。只要你仍留在雅典,就证明你接受了这一契约,因而你必须服从雅典的法律。

西赛罗的法律

立法方面:主张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和自由。

执法方面:主张法律至上、严格执法,提出审判公开和罪行相适应的原则。

守法方面:主张每个公民都应遵守法律。

苏格拉底说过的法律名言?

1.无知即罪恶。

2.如果把世上的每一个人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3.命运是机会的影子。

4.我不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5.认识你自己。

6.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苏格拉底选择了死刑,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服从了城邦法律的判决?

公元前399年,70岁的苏格拉底被人指控他腐蚀青年人的心灵和不信城邦认可的神。苏格拉底因此遭到审判。

 在审判的过程中,苏格拉底申辩他一生都在从事哲学,追求知识、美德和灵魂的完善,苏格拉底称其申辩并不是为了避免使自己受到惩罚,而是为了避免议会的错误判决将一个无辜的人处死,从而给判处他死刑的法官带来伤害,也给雅典城邦和雅典城邦的法律本身带来伤害。苏格拉底说道:“法官并不是坐在那里把公正当作一种恩惠来分发,而是要决定公正在哪里,他们发誓不按个人好恶来定案,而是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苏格拉底初次申辩结束后,500人议会进行投票表决,以281票对220票判决苏格拉底有罪。接下来,苏格拉底再次发言,当时苏格拉底可以提请用交纳罚款来代替死刑。但苏格拉底说道:“我从来没有过过普通人的平静生活。我不关心大多数人关心的事,挣钱、有一个舒适的家、担任文武高官以及参与其他各种活动。……一个穷人成为公众的恩人,把时间花在对你们进行道德训诫上,怎样对待他才是恰当的?只能由国家出钱养他,此外没有更恰当的办法……”

  苏格拉底发言完,500人议会再次就量刑问题进行表决,表决结果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逃避死亡会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所以他选择了死亡,是因为他尊重民主,即便是这种民主伤害到了他自己,但既然是大多数人意志的体现,作为公民就需要接受。

  这种纯粹的民主思想在古代西方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后来当苏格拉底学说的传承者亚里士多德被人指责背叛了老师柏拉图的学说时,亚里士多德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是自然法么?

不是。苏格拉底不是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理由如下:

1.苏格拉底主要的贡献不在于法学而在于哲学。

2.自然法学派重要的命题之一就是,恶法非法。如果苏格拉底就因为坚持法律的权威性而选择不逃走的话,那苏格拉底显然不认同“恶法非法”这一命题。

3.苏格拉底的理想国家的法官应当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它实际上是一个行政国家,依靠最出色的人的自由智慧来管理,而不是法治。在他看来,法治的国家只能是第二等国家。可理想国中最出色的人的智慧也不一定就是自然法,所以我只能说柏拉图的自然法观念并不明显。

如何评价苏格拉底以服从法律为由,从容就死?

我感觉这个行为,和商鞅徙木立信有的一拼!

苏格拉底之死评价苏格拉底的行为

对苏格拉底之死,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评价。 对于苏格拉底拒绝放弃原则,选择死亡,都给与肯定,为君子之举。 对陪审团及雅典城邦的审批予以诟病。

评价的立足点,应该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并以那个时候的价值观和法律为基本点,而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和观点去评价和讨论,而这样的做法,应该具有普适性。

苏格拉底的精神世界,是真理的世界,苏格拉底的物质世界,是世俗的世界,苏格拉底宁愿选择真理而死,也不选择世俗而活。

苏格拉底的行为与抉择,不值得提倡,相比之下,生命是可贵的,也是需要尊重的,只要生命在。

苏格拉底观点?

苏格拉底认为,“与其自己去治人,不如训练能够治人的人更为有用”。

在教授过程中,他既不直接地向学生传授他认为是真理的科学知识,也不直接地向学生讲述现成的科学原理和结论,而是用“问答法”进行教学,启发听众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他经常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做出回答。如果答案错了,也不立即给予纠正或指出错误所在,而是根据不正确的答案提出补充的问题,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ute006.com/post/7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