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摘要?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摘要?
民法典》条文
第一百五十八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第一百五十九条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第一百六十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案例?
小李打算出售房屋,问小赵是否购买,小赵说 “如果明天早上8点你们楼前经过一群小学生,我就用10万元购买你的房屋”,小李欣然同意。小赵回家后有些后悔。第二天早上7点50分,一群小学生正要从小李门前经过,小赵赶紧泼了一盆水想要挡住去路,没料到,这群小学生被停靠在路边的校车接走了。
小李和小赵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就是一个附条件的合同,8点经过一群小学生这一事实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小李同意后二人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就成立了但仍旧未生效。从最终结果来看,8点小李门前未有一群小学生经过,所以条件未成就,二人之间的买卖合同未成效。仔细来看,小赵试图以自己的行为阻止条件的成就,从而使买卖合同不生效。但最终小学生没有经过的原因并非因为小赵的泼水行为,所以不能拟制产生条件成就的后果。如果没有校车的介入,小赵泼水的行为导致了小学生不经过,那么法律就认定条件成就,二人之间的买卖合同生效,小赵如果不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则要承担违约责任。
法官说法
01 条件不是随便就能设立的,法律规定有一部分法律行为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附加条件。例如,如果双方彼此负有同种债务在身,一方债务到期,另一方主张抵销,这时不可以附带其他条件。条件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如天气等,如果是确定发生的事情作为条件,实际是附期限。所附的条件不能是违反法律或者公序良俗的行为,如以犯罪行为作为条件,或者以结婚、离婚等身份行为作为条件都不可以。
02 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条件成就前,一定要让条件自然发展下去,不能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妄想用外界力量干预条件成就或者不成就,否则就会产生相反的法律后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要自作聪明为了自己利益人为干预,才能维护自身长远利益,维持正常的民事法律秩序。
不得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举例?
不许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又称“忌避条件的法律行为”,根据法律特别规定,当事人不得对之附加任何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这主要包括:
(1)附条件将违背法律或社会公德的情况,如结婚行为、收养行为、身份行为、继承权放弃行为等情况;
(2)附条件将损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如债务履行的选择行为、债务抵销行为、票据行为等。
法律的意义?
在这个时代,因为其他的种种原因,很多人怀疑法律的真正作用,但是法律是有它自己独特性,法律不因为司法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而丧失其本来性。具体说来,法律的意义有如下几点:
1.法律的秩序。法律在构建社会秩序中起着主要作用,法律的形成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保证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国家意志在秩序形成中具有重大作用,这取决于人对理性能力的确信。
2.法律的自由性。法律提供给个人选择的机会,法律明确行为模式,让行为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模式。另外,法律将个人自由赋予法律的形式,成为法律权利,使自由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护。最后,法律通过划定自由的界限,为普遍自由的实现提供前提。法律即使限制自由也是为了每个人更好地实现自由。
3.法律的正义。正义是法律的理想或价值目标,法律通过分配权利义务,惩罚违法犯罪以保障正义,补偿受害者以恢复正义。
4.法律的效率。在当代,法律对生活的渗透无所不在,这使得法律的效率意义更加重要。在提倡兼顾平等与效率的同时,法律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效率的实现。
5.法律的利益。法律确认利益,通过平衡冲突进行社会控制,解决社会纠纷,平息社会矛盾,恢复社会常态,促进社会发展。
附条件跟附期限的区别?
附条件和附期限都属于法律行为的附款,是当事人对于法律行为效果的发生或消灭所加的限制。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具体是指在法律行为中指定一定的条件,把该条件的成就(或发生)或不成就(或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终止的根据。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具体是指在法律行为中指明一定的期限,把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终止的依据。 期限是必然到来的事实,这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不同。法律行为所附期限可以是明确的期限,也可以是不确定的期限,但都必须是一定会发生的。而附条件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是否成立则必须是不确定的。这是附条件法律行为的一项必备要件。以未来必然发生之事项(包括确定的日期)为条件的法律行为,不能构成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又可以分为附始期的法律行为和附终期的法律行为。始期是指以所附期限到来为民事法律行为发生效力的期限;终期是指以所附期限到来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消灭的期限。 我给你举一些例子吧~一下子就明白了~~(你这五分赚得真辛苦) 例如:附条件——如果明天下雨,我就向你买这把雨伞。 附期限——三天一到,我买你的雨伞。 注意:没附期限也没附条件——如果明天太阳从东边出来,我就买你的雨伞。(解释:因为太阳肯定是从东边出来,属于客观事实,所以不是条件也不是期限) 如果你愿意学多点就再看看下面的内同—— A 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行为人设定一定条件,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与否的民事法律行为。 1?条件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的条件,是指当事人在实施行为时设定的用以确定行为效力的特定的客观事实。 条件有着如下特征:(1)须为尚未发生的客观事实;(2)须为将来能否发生并不能肯定的事实;(3)须为合法的事实;(4)须为当事人约定的事项;(5)须为与当事人希望发生的法律效果不相矛盾的事实。 2?条件的成就与不成就 条件既是将来发生与否不能肯定的事实,也就有发生或不发生的可能。所谓条件成就,是指作为条件的客观事实发生;所谓条件不成就,则是指作为条件的客观事实未出现。条件的成就与不成就,应是自然发生的结果,当事人不得恶意促成或者恶意阻碍条件的成就。 3?条件的分类 (1)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 停止条件,又称延缓条件,是指关系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条件。 解除条件,是指关系法律行为效力消灭的条件。 (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 积极条件,是指以某种事实的发生为内容的条件。 消极条件,是指以某种事实不发生为内容的条件。 B 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 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以将来确定到来的客观事实作为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的期限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的条件,其作用是相同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期限是将来肯定发生的事实;而条件是将来能否发生不肯定的事实。 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期限,依其作用分为生效期限和终止期限。 生效期限,简称始期,又称延缓期限,是指决定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期限。 终止期限,又称终期,是指决定法律行为效力消灭的期限。
warrant的法律意义?
Warrant:认股权证。一种衍生工具,给与持有人从发行人以特定价格在特定期间买入证券(一般是股票)的权力。
对于各个投资领域内的专业人员,包括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财务总监、投资顾问、投资银行家、交易员等等,CFA非常重要;它直接证明了你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被投资业看成一个“黄金标准”,这一资格被认为是投资业界中具有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的承诺。
warrant 是一个及物动词,可以理解为“一定需要”,比need更严肃和正式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
希拉里克林顿对电子邮件的不当处理并不一定需要刑事指控。
或者简单说:希拉里克林顿对电子邮件的不当处理并不保证刑事指控。
定单的法律意义?
定单也叫即定货单。是经营主体之间为达成自己的产品目标而进行的物料或半成品需求请求,并以合同或其它有法律效应的形式的约定。
定单是指买卖双方对订货数量达成一致协议后,确定供应方应向采购方提供实际应交货数量的一种书面的文件。
学法律的意义?
.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作为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没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增强公民权利义务和当家作主的责任感,为将来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在社会生活中带头学法、守法
忠于法律的意义?
1、法律给社会以明确的导向,告诉我们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并在此基础上对我们的利益进行保护
2、现代社会的法律大多是多数人讨论制定的,具有相对的科学性、合理性,是治理社会比较有效的手段
法律存在的意义?
按照我的理解给你一份答案: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随着等级的划分、财富的高低不等额分配而出现统治阶级之后出于维护当前社会稳定发展秩序和符合自己统治利益而制定的强制性规则。 法律的意义:
1.有效树立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行为
2.维护社会统治阶层的统治
3.在特定的人群内可以帮助民主实现部分的“人人平等”,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