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正文内容

民事法律事实跟法律事实的区别?

2023-08-04 07:35:12法律知识1

民事法律事实跟法律事实的区别?

法律事实包括民事法律事实在内,因此民事法律事实是法律事实的一部分。

民事法律事实的意义?

简单的说几句,民事法律事实的意义在于可以导致:

1 . 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

2 . 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

3 . 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

什么是民事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事实是什么?

民事法律事实,是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从定义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生活事实都可以被称为民事法律事实,比如谈恋爱、聚餐、约会等,哪怕这些事实在生活中很重要,可是并不具有民法上的意义,不能产生民事权利与义务,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对待劈腿的渣男、爽约的朋友、食言而肥的小人,我们大多只能诉诸于道德的谴责,而不能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事实,在民事法规中有具体的规定,凡不在法律规范之内的,都不属于民事法律事实。这并非法律不严密,而是为了确保私人领域不受侵犯,总要有“法外之地”留给个人独处,在那里,我们可以存放隐私,可以舔舐伤口,可以脱下面具做回自我。可以说,民事法律事实,给我们画出了自由的界限。

民法并不能够覆盖生活的所有。

爱情就不是法律能够涉足的。

民事法律事实与民法规范

民事法律事实有两种含义:一是写在民法中的、静态的、假定的事实;一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动态的、具体的事实。只有这个两个事实完全一致时,才能引起相应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化。

如民法规定:结婚必须满足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并进行结婚登记。

现实中男子甲25岁,女子乙22岁,双方相恋两年后,举行结婚典礼,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没有登记。

甲与乙尽管感情融洽,生活美满,但是由于没有登记,缺少婚姻有效的法律要件,因此并不能产生民法上的婚姻关系,双方属于同居。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需要通过双方提供的证据,从一团乱麻的生活事实中抽取民事法律事实。比如在离婚诉讼中,法官会撇开一团乱麻的生活纠纷,首先要求双方提供结婚证,以证明婚姻关系的存在,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审理。

那么,哪些生活事实属于民事法律事实呢?

根据事实的发生是否由当事人的意志决定,可以将民事法律事实分为自然事实和行为两类。

自然事实

自然事实是指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或者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比如自然灾害、时间的经过、人的死亡等。

自然事实又可以细分为两类:

一是事件,指某种客观事实,它既包括人或动植物之生死、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纯粹自然现象,也包括罢工、游行、示威、法院的生效判决等人为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以及发展均不由当事人的意志决定。

二是状态,即某个现象的存续。比如夫妻关系、近亲属关系、精神失常、对物的占有、下落不明、成年或未成年、善意或恶意等。这些均具有民法上的意义。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行为

行为是民法中的重点,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行为,这其中既有合法行为,又有违法行为,还有不受法律调整的行为。

合法行为包含了民事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三种。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意志,将其建立、变更或者消灭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真实意思表达出来的行为。比如立遗嘱,就可以通过书写遗嘱或到公证处公证的方式建立起继承与被继承的民事法律关系;男女双方通过一起到结婚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表示出结婚的意愿,并建立起夫妻关系。

民事法律行为中,当事人不但采取了表露真实意愿的客观行为,还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为此做什么或者付出什么,并且愿意承担责任。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准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也表露自己的意愿,但是,其结果却不是当事人自己能够决定的,而是法律予以规定好的,哪怕当事人不愿承担由此而来的后果也不行。所以,才有了“准”字。

常见的有意思通知,如要约拒绝、履行催告、选择权行使催告;观念通知,如承诺迟到通知、发生不可抗力通知、瑕疵通知、债权让与通知、债务的承认;感情表示,如被继承人之宽恕,被继承人一旦宽恕了犯有大错的继承人,则该继承人继续保有继承权,无论被继承人的本意是否如此。

事实行为,是指当事人主观上不一定具有产生、变更或消灭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愿,但客观上能够引起这种后果的行为。这种结果也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比如写作,作品一旦完成,作者即自动获得著作权,不必采取任何措施宣示权利;农民在宅基地上盖房子,房子一旦盖好,该农民即自动成为房屋主人。事实行为,不需要当事人想那么多,干就行了。

不合法的行为包括违约行为、侵权行为、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它们同样会导致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比如侵权行为往往会导致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违约行为会导致合同解除,监护人不履行法定义务,可以变更监护人等。

民事法律事实是民法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学界对于它的讨论一直没有定论,这里仅仅是采用分类较为合理的一种。对于民事法律事实的研究,更像是医生拿着手术刀进行解刨,我们把纷繁复杂的生活归纳整理,砍去私人领地,剩下的进行划分,并一一定性,更有利于我们看清生活的本质——各种表象背后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什么叫做民事法律事实持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该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但是,民法典以及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没有就法律事实的含义作出规定,关于法律事实持续如何理解,实践中观点并不一致。

依据民法学教材,法律事实是指在私法上能够引起权利义务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自然事件或人的行为,是权利义务与主体相结合的媒介。人的行为如合同行为、遗嘱行为等,自然事实如除斥期间的经过、建筑物坍塌等。

合同签订、合同违约,是引起权利义务发生、变更的法律事实,合同履行完毕,则是引起权利义务消灭的法律事实,这些法律事实均发生在某一时间点,在某一时间点发生时,立即引起权利义务发生、变更或者消灭,并没有持续性。比如,A公司到期未向B公司支付欠款,A公司在支付期限到期时违约,其违约行为在发生时就立即引起权利义务的发生、变更,若该违约行为发生在民法典施行前,则应当适用《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虽然A公司的违约行为一直持续到民法典施行后,但这种持续不是法律事实持续,而是违约状态的持续。

民法典是在原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制定的,很多规定是一致的。在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与民法典的规定内容一致,无论适用合同法或者民法典,对当事人的权利没有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法院裁决文书仍应当按照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的原则,引用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而不应当引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民事法律事实具有哪特征?

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民事法律关系作为法律关系的一种,它有着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如它是人和人的关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社会关系等,同时它也有自己的具体特征。

1. 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产生以后,民事法律规范便落实为约束当事人行为的具体权利和义务。民事权利的实现和民事义务的履行,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违反民事义务会产生不利的法律后果,即承担民事责任。民事法律规范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根据,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原因,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结果。

2.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就 决定了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平等,它们互相独立,互不隶属。同时,由于主体地位平等,决定了其权利义务也是对等的,一方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3. 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只有民法规范不会形成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还要有民事法律事实,才能形成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

何种事实属于法律事实,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规定的?

由证据证明的事实属于法律事实。

什么样的自然事实可以引起民事法律?

在我国民法称为事件,事件可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事件可以分为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自然事件,常见比如地震房塌,台风吹倒房子,这样可引起法律关系的消灭。

社会事件,比如战争把房子炸没了,引起房屋的所有权法律关系的消灭。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什么?可否举几个例子?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客观现象。

只有为法律规定或承认的并能产生民事后果的那些事实,才能成为法律事实;只有一定的法律事实发生,才能在当事人之间发生一定的法律关系或者使原来的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法律事实可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洪水、死亡等。例如,甲酒后驾车,撞死了乙,乙死后,乙的儿子丙继承了其财产。在本例中,至少发生了两个法律关系:侵权行为之债和继承法律关系。导致侵权行为之债发生的是行为(酒后驾车撞人),导致继承法律关系发生的是事件(死亡)。

行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身体动静。行为可分为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表示行为是指表示一定心理状态的行为,合同、遗嘱等民事法律行为是最典型的表示行为。非表示行为又称事实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表示一定心理状态的行为,具体来说,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没有变动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据法律的规定在客观上导致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行为。非表示行为比较典型的是先占、拾得遗失物、无因管理、创作作品、侵权行为等。

详细论述各类民事法律事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由三个因素构成,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负有的民事义务。

(1)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权益,它在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有权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并要求它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民事权利按利益性质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按作用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按效力范围分为绝对 权和相对权;按依存关系分为主权利和从权利。

(2) 民事义务指民事主体在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和要求。

民事义务可分为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

2、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民事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法律事实出现时,产生的后果有:

第一,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

第二,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

第三,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使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

3、民事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举例说明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及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如下:1、当事人。即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2、有意思表示。单方法律行为,当事人意思表示完成,法律行为既告成立;双方法律行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时法律行为方告成立。3、标的须确定并且可能。标的的确定,指关于标的表示须达到能被具体认定的程度。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ute006.com/post/3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