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折旧按什么法律条例 房屋折旧按什么法律条例规定
房屋折旧计入什么科目?
房屋属于固定资产,其价值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消耗和转移。会计期末,根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依据选定的折旧方法,计算和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按照房屋的使用性质,分别列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制造费用。
计提时:
机关办公管理用房屋,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销售部门使用的房屋,
借: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生产用的房屋,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存货按什么折旧?
存货不计提折旧。存货的持有目的是为了出售盈利,所以存货是不计提的折旧,但是如果存货发生减值,需要计提存货减值损失。存货是是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确定存货价值,可变现净值指的是存货销售变现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减去销售存货产生的费用的金额。
房屋装修如何计算折旧?
现在市场一般采用5年制折旧方法,最多留有20%的残值,折旧以第一年10%、第二年20%的递进方法估算,通常第一年就应有折旧。折旧费用的计算,税法有相关规定,最好是按照税法要求进行计算 房屋折旧年限为20年,每月折旧计算为 每月折旧=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20/12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20*100%其中,对残值率的规定为:内资企业为5%,外资企业为10%
房屋应该如何计提折旧?
1、房屋属于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
(1)折旧年限20年,残值率5%。
(2)折旧公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2、摊销公式年摊销额=无形资产价值/摊销年限月摊销额=年摊销额/12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租赁房屋怎样提折旧?
1、房屋租赁是不需要计提折旧的;
2、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房屋折旧开始计提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应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在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折旧仅仅是成本分析,折旧不是对资产进行计价,其本身既不是资金来源,也不是资金运用,因此,固定资产折旧并不承担固定资产的更新。但是,由于折旧方法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从而也会对现金流量产生一定影响。
折旧按什么标准计算的?
一、车辆折旧方法一般采用直线法,按5%的残值率计算。 法律依据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59条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第60条还规定了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俱等为5年,残值比例统一规定为原价的5%。 二、实例: 比如,某皇冠车购买价值人民币300000元,折旧年限5年,残值率5%。 解:该车残值=300000元*5%=15000元; 月折旧率=(300000元-15000元)/60个月=4750元用了三年, 折旧费=4750元*36个月=171000元。 以上为车辆折旧费计算。
房屋租赁条例全文?
房屋租赁条例潍坊的是先写出租人甲和承租人乙。然后再写甲出租给乙房屋一套,以及面积多大和位置,包括水电燃气等设施,写上月租金多少,租赁期限,如因特出情况,要终止合同,可以提前十五天向另一方提出。租金怎么交,双方自愿,一般都是押一付三。水电费燃气费物业费等都是租房者承担。
房屋折旧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累计折旧 相关成本费用科目的核算:
1、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制造费用”科目。
2、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3、采购、销售部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销售费用”科目。
4、用于工程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
5、职工福利部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应付福利费”科目。
6、出租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其他业务支出”。
房屋折旧是怎么算的?
折旧费用的计算,税法有相关规定,最好是按照税法要求进行计算 房屋折旧年限为20年,每月折旧计算为 每月折旧=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20/12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20*100% 其中,对残值率的规定为:内资企业为5%,外资企业为10%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