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法制队伍的职责使命?
公安法制队伍的职责使命?
负责公安法制方面的工作。 指导和组织开展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执行情况的调研。审核刑事案件中立案、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提请逮捕、移送起诉、撤销案件的受理、证据、定性、适用法律和法规、办案程序和法律手续等情况。
审核行政案件。办理本局管辖的复议、诉讼、国家赔偿案件,组织本局有关行政案件的听证工作。
组织开展本局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工作,指导、监督本局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组织、指导本局执法检查、法制调研工作。参与研究、处理重大、疑难案(事)件,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依照规定对有关案件进行法律审核;管理公安法律文书;依照规定组织、开展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法律学习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法律服务、法制宣传工作,办理执法问题的请示和答复;联系检察院、法院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执法中出现的问题;办理领导交办的其他法律事务。
邹碧华先进事迹报告会摘录 以无我精神追寻法治梦想
邹碧华先进事迹报告会摘录 以无我精神追寻法治梦想
上海法院痛失了一位好法官、好干部。他就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去世时年仅47岁。 碧华曾对我说,当他第一次把当上法官的消息,告诉了远在江西老家的母亲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母亲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
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母亲的这句话,成了他一生的追求,一辈子的坚守。
2008年9月,当事人沃根生83岁老母亲居住的阁楼起火,老人不幸葬身火海。沃根生悲痛不已,认为物业公司应对火灾承担责任,于是将物业公司告上了法庭。但由于缺乏证据,沃根生最终败诉了。判决以后,他不服,一年接着一年上访。碧华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接待了沃根生,并提出要去现场看看。来到现场,碧华拱着腰一级一级走上发黑的楼梯。阁楼很矮,碧华的头几乎要碰到楼顶的横梁,他非常认真地听完沃根生的讲述,神色却变得越来越凝重。
回来后,他对信访法官说:这个案子的判决没有问题。但我们做法官的既要善解法律,也要善解人意。这样一位60岁的老人为了母亲的事四处奔波,我们一定要将心比心,要让他感受到法律对人格、对情感的尊重,这才是法律真正强大的力量。
在碧华的直接指导下,信访法官联系了街道、电力、消防等多个部门,为沃根生仔细分析了起火原因,并协助沃家修缮了阁楼。沃根生非常感动,拉着信访法官的手,连声道谢。
2016年12月15日,当他听到邹碧华去世的消息后,夫妻俩连夜从外地赶回上海,但还是没能赶上追悼会,他们难过地说:一直希望能有 机会 当面谢谢邹院长,但再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了!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碧华就是这样,努力让 人民群众 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记得他刚去长宁法院 工作 不久,有一次我遇见他,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起基层法院的管理理念和信息化建设的设想。我当时就非常惊讶,他长期在高院工作,怎么对基层情况了解得这么透彻。后来我才知道,他一上任就调阅了100多件执行中止案件和大量的群众来信,加班加点分析研究,白天一有空,就去立案大厅看法官接待,去法庭旁听案件的审理。正是这种有针对性的探究,才让他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2013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海开启司法改革试点的大幕。面对困难,碧华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他带领司改办在全市召开了30多场座谈会,梳理了5大类100多个关键问题,研究了10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法院管理及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历经180多个日日夜夜,前后34稿,终于研究制定出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记得有一次召开司法改革培训会议,他一个晚上赶出了200多页的PPT,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会上说服更多的人来支持和理解司法改革方案。
他就是以这样一种无我的精神,追寻着他的法治梦想。去年12月9日,在碧华去世的前一天,我在电梯里碰见他,他对我说:我最近感到特别累!他是个从不说累的人,我有些担心,赶紧劝他休息几天,但他笑笑说,明天还有几个会呢。没想到,这竟成了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碧华,你走得太匆忙了,我想对你说:你主持开发的律师服务平台,今年1月5日已经正式上线了,在律师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你牵挂的信访监控管理系统,长宁法院已经基本完成了升级;你最关心的人员分类定岗工作,现在已在四家试点法院正式启动了;我知道你正在起草撰写《法院管理》这本书,我们一定会尽快帮你整理出来,让它早日问世。
你放心的走吧,我们一定会带着你的梦想,在依法治国的征途中,砥砺前行!
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摘录(2)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张枫
我和许多同事一样,都是邹院长的超级粉丝。邹碧华在长宁法院的4年,对我们而言,是重拾梦想的4年,是重燃激情的4年。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邹碧华是在一次座谈会上。那是在2009年,他针对青年干警召开了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座谈会。会上,他就像洞察了我们的心里一样,和我们讲起了职业生涯的7年之痒。
我那时已经在法院工作了15年,虽然我的办案绩效一直不错,但就像个车间操作工,凭着经验和感觉办案子。理想早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那天,我第一个发言,如实讲了心里话。邹碧华很赞赏我的直率,他说,年轻人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自己能不能坚守梦想。有时候,不是机会没有眷顾你,而是你自己迷失了方向。
他的话句句打在我心上,我感觉自己被一枪打中了。从那天起,我和许多像我一样的同事们,仿佛又有了再冲一下的渴望。
邹碧华也似乎看到了我们 情绪 的变化,一有机会就和我们一起讨论案件,交流心得,教会我们细致入微的工作方法。他常常提醒我们:法官不应该是冰冷的法律适用机器,而是一个充满人文品格的司法者,我们要学会运用 心理 学方法,让司法过程充满亲和力,这样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心,并推动
法律信仰的形成。
方法多,善于改进工作机制,这是长宁法院很多人对邹碧华的印象。到长宁法院后,他发现很多当事人来到法院得不到妥善的接待,于是情绪事件不断发生,最后矛盾加剧,与法院形成了对抗。
于是,他推出了《群众接待场景65例》。这65例包含了立案、审理、执行、信访等程序的各个环节,每个都列出了正确的做法,并予以说明理由。就像一面面镜子,让我们每个人检讨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也让我们在接待群众时,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
2011年,我经过竞岗成为了民一庭副庭长,分管诉调对接中心。那段 时间 ,有一些当事人和律师投诉,认为诉前调解效率不高,浪费时间。邹碧华就问我,难道真是他们不愿意配合调解工作吗?我们的解释工作做到位了吗?他要求我们用短信服务的方法解决问题。
于是,立案后我们就发送两条短信。一条告知调解员姓名,并承诺调解员将会在两个工作日之内主动联系;另一条则是介绍诉调对接中心以及调解员,并附上宣传标语我们用心为您创造美好生活。
没多久,一位律师写来表扬信。他感慨地说,他是第一次接到法院发送的短信服务。法院这么尊重律师,他很感动,而且案件也得到了这么专业化的调解。
这封表扬信让我深深感到,邹碧华说得对,一个人,一个团队,只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用心做事,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010年,在他的倡导下,长宁法院组建了小教员团队,开办了法官论坛,很多法官走上了讲台。 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和其他教员在实践中成长。如今,执行局的谢寿山主讲心理学、少年庭的钱晓峰主讲少年审判、而我则主讲邹碧华的《九步调解法》。我们每个人在传播法治梦想的同时,也收获着传道者的快乐。
邹碧华力推的人文关怀、可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渗透到长宁法院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他生前曾这样说。是的,邹碧华用生命告诉我们,一个懂得尊重职业的法官,才能拥有正确的 人生 价值 观;一个拥有正确价值观的法院,才可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摘录(3)
“希望让律师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好”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不幸离世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律师界。惊闻这一噩耗,律师们无不感到震惊和悲伤。2010年初,时任长宁法院院长的邹碧华,在听取纪检监察工作汇报时得知,有律师反映,一些法官在庭审中
时常打断律师发言,甚至呵斥律师,一些判决书对律师代理意见回应较少或回应时遗漏要点。
这让邹碧华很是感慨。他认为,律师与法官尽管职责分工不同,但双方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法律尊严、追求公平正义的 目标 是一致的,因而有必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基于此,他亲自起草并主导推出了《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一个基层法院,能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为保障律师权利出台正式文件,在律师界乃至法律界都引起了震动。
这让我们做律师的,心生敬佩和感动,并给予了积极的回应。长宁区律师工作委员会向全区律师发出了律师尊重法官的倡议书。上海律师学院在为新执业律师授课时,将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在法庭发言时注意控制情绪,给予法官充分尊重,避免冲突等内容,均列入其中。
2012年,邹碧华在博客中写下一篇题为《法官应当如何对待律师》的文章,反思法官的角色意识,阐述了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对中国法治的重要性。
希望让律师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好。这是邹碧华在去世前一天发出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的留言,时间永远定格在2016年12月9日11时45分。这是他对当天试运行的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写下的寄语。
在邹碧华写下这句寄语的两周之前,全国律师协会民事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上海召开,他受邀作了《司法改革背景下构建法律共同体的几点思考》的演讲,律师服务平台的雏形,第一次闪亮在我们眼前。
邹碧华像是法院的产品经理,精心打磨着律师服务平台的每一个功能。在前期调研中,他曾派工作人员在全上海范围内调取了20万件有律师参与的案件,经过仔细核算,他们发现,若每个案件中,律师通过网上阅卷减少往来法院的次数,就能节省60万个小时工作时间,10万次车辆往返。为帮助律师识别恶意诉讼情况,服务平台专门设置了关联案件自动推送功能,将同一当事人在上海法院系统涉及的案件制作一份清单推送给律师。还有庭审排期避让功能,免去了同一律师同一时间几个案件在不同法院开庭的困扰。
这个服务平台的推出,自去年7月启动,到11月邹碧华向我们展示,前后只用了短短的4个月!我惊叹于这种高效率,孰不知在这背后,需要邹碧华和他的团队倾注多少心血,又有多少个殚精竭虑的夜晚。
如今,上海1325家律师事务所的近17000名律师,都已成为了这个服务平台的受益者。
通过使用,律师们惊喜地发现,平台提供了从案件材料递交、缴纳诉讼费到获取案号的一条龙服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上立案。为确保各项程序在可视化下进行,平台还专门设置了网上评价功能,法官与律师可以进行双向评价,以实现相互监督。
邹碧华用生命,让法治的天空更清朗。而我们,就是要继承他的理想 信念 和实践创造,带着他心中的那团火,奋力前行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