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案例 > 正文内容

山西省法律援助条例

2023-04-29 10:30:18律师案例1

山西省法律援助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障经济困难和其他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法律援助提供捐助。法律援助经费由法律援助机构管理,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第五条 鼓励社会组织和法律服务人员自愿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第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配合法律援助工作。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法律援助活动。第二章 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和形式第七条 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服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一)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二)在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中由政府供养的;

(三)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

(四)因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第八条 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而无需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第九条 属于本条例第七条规定情形的公民,可以就下列事项申请法律援助:

(一)刑事案件;

(二)请求给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金;

(三)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和医疗损害赔偿争议;

(四)请求给付扶养费、抚育费、赡养费;

(五)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最低生活保扒扒障金;

(六)请求国家赔偿;

(七)因见义勇为而主张民事权益;

(八)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事项。第十条 法律援助采取下列形式:

(一)刑事案件的辩护和代理;

(二)民事诉讼代理、行政诉讼代理;

(三)行政复议、仲裁和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四)办理公证证明、司法鉴定;

(五)解答法律询问、代拟法律文书。第三章 法律援助的申请、受理和实施第十一条 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

(三)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有效证件,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有销宽关本人和家庭经济状况的证明;

(四)与申请援助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第十二条 法律援助机构认为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不完备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补正。

法律援助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经济状况证明有疑义的,应当调查核实。第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和其他公民的委托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法律援助。代理人代为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其有权代理的资格证明。第十四条 国家《法律春斗昌援助条例》对法律援助申请的受理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由申请人住所地或者案件处理机关所在地同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统一受理。申请人分别向住所地和案件处理机关所在地同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的,由先接到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第十五条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申请人对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法律援助机构的通知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主管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就申请人提出的异议作出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第十六条 受援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法律援助的,不得就同一事项再次申请法律援助。第十七条 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指定律师为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提供辩护的,应当在开庭10日前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案件材料送交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确定的辩护律师书面告知人民法院。

前款所称案件材料,是指起诉书副本、判决书副本和被告人的上诉状。

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2016修订)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第三条 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关爱的原则。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的领导,根据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和优待老年人的政策措施,并将老龄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与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省、设区的市两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留存部分,应当按照不低于百分之五十的比例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老龄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人员具体负责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定期组织城乡社区开展老年人预防诈骗知识宣传等活动,及时制止和举报针对老年人的恶意推销保健品、食品、药品、器材等行为,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应当配合负责老龄工作的机构,做好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工作。第二章 家庭赡养第八条 赡养人应当依法履行赡养义务,粗枣不得以放弃继承权、老年人离婚或者再婚以及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人的配偶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支持、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第九条 赡养人应当尊重老年人与配偶共同生活的意愿,不得强行分开赡养。第十条 赡养人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老年人,所需费用老年人无力承担的,由赡养人承担。第十一条 赡养人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尊重老年人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尽量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鼓励赡养人所在单位在老年节、老年人生日以及生病住院时,为赡养人探望老年人提供便利。第十二条 赡养人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尊重老年人的婚姻自由,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

提倡再婚老年人对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进行公证或者书面约定。第十三条 老年人依法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或者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赡养人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不得干涉。

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给予资助的,老年人可以拒绝。第十四条 老年人自有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和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强迫、欺骗老年人抵押、改变产权或者租赁关系。

老年人与子女或者其他亲属共同购买、建造的房屋,按出资比例或者约定,依法享有相应的物权;共有房屋调换、拆迁、改建、出租后,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应当予以保障。

老年人原来承租或者居住的唯一住房,由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出资购买后,老年人仍有继续居住的权利。第十五条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经劝导、调解拒不改正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老龄工作的机构可以帮助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还可以向赡养人所在单位通报岩歼拆。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老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有权予以劝阻,经劝阻无效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第三章 社会保障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各类救助资源和救助资金,统筹安排救助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条件的,应当纳入救助范围。第十八条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老年人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给予补贴。第十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失能老年人,按照本省有关标准发放补贴。第二十条 鼓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逐步建立八十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制度。

县级人民政府对一百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当按照本省有关规定发放补贴。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流浪乞讨、遭受遗弃的老年人,给予临时食宿、急改颂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

任何人不得胁迫、诱骗或者利用老年人乞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ute006.com/post/1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