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内容

围魏救赵人物的思维过程?

2024-08-19 23:31:32法律法规1

在中国古代的兵书战策中,三十六计向来被军事家极力推崇,甚至,诞生于古代战争中的三十六计,竟被其他一些国家运用的炉火纯青、游刃有余。

三十六计是兵法中的三十六条计谋,那么,它的第二计就是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其实是一个历史事实,也是三十六之所以被列为三十六计之一,是因为这场战争非常经典,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史上诱敌就范的典型案例。

那么,这场战争的经过是怎样的?围魏救赵又是怎么成功的呢?

这里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还要从赵国和卫国的战争说起。

公元前354年,魏国的小弟卫国被赵国胖揍,夺走了卫国的这两座城池。

卫国是跟着魏国混的,是魏国身边的小弟,

身为卫国老大的魏国看到赵国打了自己的小弟,心中很不高兴,你赵国打我小弟,我肯定不会饶了你。

于是乎,魏国就拉着另外一个小弟宋国,与卫国一起,组成了魏、宋、卫三国同盟,由魏国主将庞涓带领,浩浩荡荡的来打赵国。

由于魏、宋、卫三个诸侯国离的很近,三个同盟国很快就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城下。

魏、宋、卫三国联军到了邯郸城下,也不打,也不走,就围着邯郸城,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连个苍蝇都飞不出去。

赵国见魏国、宋国、卫国三国同盟兵临城下,把邯郸围得死死的,立即向自己的邻居齐国求救,希望齐国能在这危机存亡的重要时刻,发兵来救赵国。

当赵国的求救信送到了齐国,齐国根本不予理睬。这一无视,一转眼,就是一年。

齐国的当家人田齐权衡利弊,觉得不救赵国,实在也不地道,更重要的是,魏国要是把赵国给干趴下了,齐国不就要倒霉了吗?

鉴于此,田齐就召集他的智囊们商议,赵国被魏、宋、卫三国围了,这都一年了,咱们是救还是不救?

在救与不救的问题上,齐国的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以邹忌为首的不救派;一种是以段干朋为首的救援派。

邹忌主张不救,逻辑很简单,他觉得救赵对齐国没有好处;而段干朋主张救援,他的逻辑就是,虽然救赵对齐国没有好处,但如果我们不救,眼睁睁的看着魏国兼并了邯郸之后,魏国下一步就会对齐国下手了。

齐王田齐听完段干朋的一番话,立即就拍板决定,要去救赵,任命田忌作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开赴战场。

但是,救赵的路上,军师孙膑给田忌献上了一个好的计策。

他认为,魏国千里迢迢的来围攻赵国的邯郸,魏国的都城大梁一定是空虚的,与其去邯郸与魏、宋、卫三国联军硬碰硬的干一仗,不如向南进攻,直捣魏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梁城。

田忌一听,觉得可以,这个计策非常不错,立即就开拔军马,准备进攻魏国的大梁城。

但孙膑又认为,这事不妥。

孙膑的逻辑是,现在不能太急,因为大队人马奔赴魏国大梁城,势必会引起周边诸侯国的注意,一旦有人告知魏国,魏国出动大梁城内的守军,在齐国军队赶往大梁城的路上截杀,然后围困赵国的魏国军队再来个尾部偷袭,这样一前一后夹击,齐国军队将必败无疑。

田忌知道,既然军事孙膑想到了这一层,那么,他必然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孙膑的应对之策就是反其道而行。

他主张分出一队人马,假装攻打魏国的另一个城池襄陵,要让魏国军队认为,齐国是在图谋桂陵,而不是大梁城。

等到魏军发现齐军要围攻大梁城的时候,必然会来救援。然后孙膑主张在庞涓驰援大梁城以西的马陵设伏,截杀前来救援的魏军,这样做一方面能解了魏、宋、卫三国同盟围攻邯郸的困境,另一方面直接削弱魏国的军事力量,让魏国没有能力霸权。

田忌觉得,军师孙膑的这个计策实在是太好了,既能让齐国军队避免长途奔袭的劳累,又能以逸待劳击杀魏军,实在是一石二鸟。

田忌便以孙膑的计策执行,他把兵马分成两路,一路直奔桂陵,作佯攻之用,另一路悄无声息的向大梁城进发。

而这个时候,正在围剿邯郸的魏军统帅庞涓得知齐国正向魏国的大梁城进军,立即挥师救援大梁。

在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的时候,远在西方的秦国也没有闲着。

秦国借着魏国围攻邯郸的时机,偷袭了魏国,以解秦魏两国不共戴天、难以消除的世仇。

秦魏两国的世仇,源于争夺河西之地的战争。两国为了争夺河西,一百多年里,发生了无数次的战争,也大打了无数次。

在秦魏两国争夺河西之地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中,前半个世纪,以秦国的节节败退而收场,秦国被魏国打得接连吃败仗,因为连续几十年的战争,导致秦国国内空虚,人口大量锐减,差点被打成要饭的叫花子。

后来,到了秦孝公时期,他任用商鞅变法,让秦国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富强之路。

秦国利用四五十年的时间,把魏国打的哭爹喊娘,从此衰落下去,不再与秦国抗衡,河西之地落入了秦国之手。

在这次齐国围魏救赵军事行动中,秦国也做了一次非常美妙的助攻,他趁着魏国围困邯郸之际,偷袭了魏国军队,让魏国不得不两线作战。

秦国在魏国的背后捅了一刀,也算是给围魏救赵赢得了一定的机会。

最终,齐国在马陵这个地方伏击了前来救援的庞涓,围魏救赵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经此一役,魏国一蹶不振,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辉煌。

在围魏救赵这场战斗中,虽然历史上记录围魏救赵只有齐、魏、赵三国,但是,其他诸侯各国也都没有闲着,比如秦国、楚国、韩国。

尽管在围魏救赵之前,齐国恨不得赵国被魏国打的屁滚尿流,因为齐赵两国接壤,赵国弱了,齐国自然就能够轻松的吞并赵国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地盘。

但是,齐国也害怕魏国实力强大,因为魏国强大了,就具备了打齐国的可能。

这是齐国不愿意看到的,当时的齐威王决定围魏救赵,也是基于这一点。

齐国算是离魏、赵战场最近的一个国家,邯郸被围一年,赵国危在旦夕,如果齐国再不出手相救,魏国一家强大了,齐国也将会步赵国后尘,成为倒霉的一员。

于是,齐威王田齐就派田忌与孙膑救赵,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齐国在接到赵国求救信的一年后才出兵相救。

这就是围魏救赵的根源。

这也揭示出一个道理,当一个人想坐收渔翁之利时,却发现,自己马上就要被人鱼肉了,所以,不得不行动了。

齐国就是这样一个人。

显然,魏国攻打赵国,是战国中期的魏国霸权主义的巅峰之作。

而秦、楚、齐显然不能容忍自己的邻居魏国国力大增、实力膨胀之后对自己产生的威胁。

于是,打群架一般,不约而同的上演了别具特色的合谋攻打魏国的大戏。

就这样,历史上非常有趣的一幕发生了,秦国、齐国、楚国在攻打魏国上达成了一致意见,结成了统一战线,立下誓言要共同对付实力强盛的魏国。

于是,就有了最新的战况:齐国发动了桂陵之战,俘虏了庞涓,替军师孙膑报了仇,尽管孙膑庞涓是摆在鬼谷门下的师兄弟。楚国主帅景舍率兵,占领了魏楚交界的睢水流域,获得了大量土地。秦国兵临魏国旧都安邑,没有援军来救的安邑举起了白旗,开城投降。

而东方的韩国看到秦、齐、楚联合起来胖揍魏国,心里就不乐意了,毕竟韩魏都是原来晋国分化出来的,魏国还是韩国的老大哥,如果老大哥被打趴下了,剩下的就是自己孤军奋战了。

所以,韩国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老大哥魏国被其他诸侯国干掉,到时候还有谁能保护自己?

基于此,韩国发兵援救魏国,两国联军在襄陵这个地方,把齐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总算压住了齐军的攻势。

由此就不难看出,虽然围魏救赵明面上救的是赵国,其实是多个诸侯国一起联合起来打击霸权的魏国,保住诸侯各国的饭碗。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诸侯国之间为了利益,各怀鬼胎,为了利益各自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这也就从另一点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强大了,那些想要这个人提供保护的人,会拼了命的向这个人示好,以求在困难的时候能够获得庇护。

同样,一个能力强大的人,会遭到其他人的嫉恨和打击,魏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韩国、宋国、卫国想得到实力强悍的魏国的庇护,所以,就与魏国结成了同盟,而那些不想看到魏国一家独大的秦国、楚国、齐国,就会拼了命的算计,不惜搞偷袭,不惜搞同盟,目的就是为了搞掉对手,让自己能够利益最大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个逻辑在官场、职场中普遍盛行。

在魏国救赵这场战役之后,多线作战的魏国无力支撑,经不起秦国、齐国、楚国的胖揍,国力一天天衰微。

魏国最终没落,后来被秦国给灭掉。

从整个围魏救赵的过程来看,诸侯各国都是各怀鬼胎。

齐国一开始既怕救赵得罪魏国,又怕一个强大且彪悍的魏国随时对自己下手,落得一败涂地,因此,齐国在救赵上犹豫不决。

所以,齐国在魏、宋、卫三国同盟围困赵国一年后才出兵救援。

这就给了魏国攻打邯郸城的机会,邯郸城因此被破。

所幸的是赵国的赵成侯在城破之前跑了,没有被俘虏,赵国也没有国。

那么,我们反观齐国围魏救赵这一军事行动为什么能成功?

这就是基于孙膑的准确研判和准确把握。

打仗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这样才能百战不殆。

孙膑在战争初期,能够冷静的分析出当时战场的形势,然后果断做出决定,直接出兵攻打大梁。

因为他知道,如果硬碰硬的跟魏国打,光是魏武卒这样的特种部队就够齐国军队喝一壶的,更何况还有宋国和卫国的同盟军团。

而围魏救赵就能够一箭双雕。

这也说明,一个人会分析形势、会研判形势、会把握形势、会利用形势,是多么的重要。

相反,魏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弊端就是,统军主将庞涓对未来的危机预料不足,没有准确的预测到危机的来临,在遇到敌军攻伐非主城时,没有判断出敌军的下一步行动,在料敌不明时,没有探察清楚就贸然追击。

孤军深入,犯了兵家之大忌。

所以说,围魏救赵的成功不仅是齐国的功劳,更有秦国和楚国的助攻,更有魏国主将的失策和失误。

所以,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人的结果,而是思维能力运作的结果。高明的战略思维,祝你走上人生巅峰。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ute006.com/post/13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