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正文内容

法律审判之外的道德审判是什么?

2024-08-05 12:25:14法律法规1

法律审判即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道德审判即公众从个人的道德观念出发,带有批判性质的评价、主张,通过舆论场进而形成审判的力量,从现状而言多以网络平台为发声渠道、网络舆论为主要表现形式。

而我方认为,判断道德审判是否道德要看其是否有违公序良俗及其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是否起到积极作用。基于此,我方展开以下论证。

从实然角度来看,公众在进行道德审判时更倾向于使用激进的言辞和行为,将个人道德观念凌驾于他人之上,甚至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与一般性的道德评价不同,根据心理学动机理论,个体完成目的的动机越强,越会加大其投入程度,而道德审判往往具有更强烈的使审判对象受到惩罚的目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发声者放大自身情绪。

结合公众的道德认知差异与当今网络环境,根据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发现,相比于对真相的探索,如今的道德审判更倾向于情绪的宣泄,即陷入后真相时代下的狂热。

以重庆公交坠江案件为例,事情发生后,网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矛头直指视频中穿高跟鞋的女司机,评论更是存在大量对涉事女司机以及所有女性司机的谩骂,扬言全中国的女性都不应该考取驾照,甚至有对该名女司机人肉搜索后将身份信息曝光的行为,虽然最后事情发生了反转,但对于当事人的伤害已经造成。

再以《江歌案》为例,即使在江歌案的两年后,我方依然在相关微博的高赞评论中发现以下表述,例如:刘表不死天理难容;江歌案都两年了,刘表活的真是潇洒;刘鑫还没死嘛?

由此可见,公众在道德审判时通常仅根据个人道德观念的喜恶与舆论导向进行判断,并无对真相探索的耐心,其做法不仅违反社会公序良俗,且往往在道德审判的过程中会造成对当事人的恶意中伤、对无辜者的误伤以及对当事人家属的波及等严重伤害。

法律审判之外的道德审判,将解决问题的方式诉诸于“私力救济”,易引发公众对公权力的不信任,不利于法治社会的维护和发展。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国家机器和法律体制总体运行有效的背景下,提倡道德审判会过多萌发出私人救济,长此以往,社会把平民大众对社会的冲击作为政治改革的决定性力量,最终衍生民粹主义。

今天我方承认,法律是有边界的,法律目前还无法做到彻底的规范和细化。但法律本身也在不断修正与完善,变得更加健全,如新颁布的民法典就新增了对租房人的权利保障、机关企业学校防性骚扰责任、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等方面的保障。

所以,我方认为对于道德审判的推崇及认可,与国家建设法治社会的愿景背道而驰。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ute006.com/post/13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