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于和免予的区别? 免予处分和不予处分的区别?
免于和免予的区别?
一、本质不同
1、免予起诉较接近未犯罪。
2、免于刑事处罚是认定了犯罪。
二、含义不同
1、免于指不被某种事物所涉及。
2、免予一般指上行机关对下行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对公民的免予处罚。
三、意义不同
1、免于起诉是因为案件性质不恶劣且当事人有良好的认识并积极做出赔偿(或因年龄等其他因素),法庭认定其今后不会再次犯罪的。
2、免于刑事处罚是在满足了上面所诉当事人的表现外,法庭认为当事人的过错有相当的危害性但尚不构成较大危害时所做出的裁定。
免予处分和不予处分的区别?
不予处分和免于处分区别
1、行为轻重
免予处分,是指处分决定机关对虽有违纪行为,但情节轻微,且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违纪行为人免予处分的一种处理措施。
不予处罚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或者行为人虽实施了违法行为,但由于法定原因而免除处罚。
2、范围
不予处分范围包含免予处分行为中,虽有违纪但情节轻微的行为。
3、情形
其违纪的情节轻微,本人经过批评教育又改正了错误的,才给予免予处分。
不予处罚的情形有以下几种: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处罚机关应当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和能辨认或者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应对实施的违法行为负责,接受行政处罚。
不满14岁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因其未达行政处罚责任年龄,不予处罚,但要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
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扩展资料:
不予处罚与免予处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予处罚针对的是某一行为不完全具备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或者虽然在形式上具备了行政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但由于存在法定事由而使得该行为的违法行为得以消除。
在《行政处罚法》第27条第2款规定的情形中,该种违法行为已经满足了行政违法行为的全部构成要件,但因为在情节、主观、社会危害性等方面同时具有特殊性,且并未对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造成损害,因而不认为其属于违法。
免于公开与免予公开的区别?
答:免于公开与免予公开的区别在于,免于公开指的是不可以公开,不能公开,比如,国家规定的暂时不宜公开公布的档案丶涉及到一些商业机密,或者是个人隐私等等,而免予公开指的是不给予公开的,不能公开,比如,有些涉宻文件不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公开等等
免予刑事处罚和不起诉的区别?
免予刑事处罚和不起诉的主要区别有:
1、性质不同:免予刑事处罚是针对的对象是已经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人;不起诉的对象则包括不构成犯罪、指控犯罪证据不足或存疑、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
2、作出机关不同:免予刑事处罚由法院作出,而不起诉决定则由检察院作出。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
第四百零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一)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二)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三)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四)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的;
(五)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不符合逻辑和经验法则,得出的结论明显不符合常理的。
第四百零六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法》
第三十七条 【非刑罚性处置措施、职业禁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环保免予处罚对单位的征信影响?
环保部门对企业进行免予处罚的执法行为,实际上并不是解除了企业的违法行为,而仅仅是因为企业在某个特定的环保违法行为上存在某种技术或法律上的合理解释或理由而进行的处理方式。环保免予处罚并不意味着相关行为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因此不会影响到企业的征信记录。
企业的征信记录一般是根据企业的信用情况来判断的,包括财务状况、信用评级、纳税记录、法律诉讼等各方面因素,环保免予处罚并没有直接关联到这些方面。但是,如果企业存在环保问题被罚款等行为,将会影响到企业的信用记录,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贷款和融资等相关业务。
因此,建议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务必遵守环保法规和要求,保持良好的环境信用记录。在遇到环保问题时,应积极与环保部门沟通并主动整改,并对违法行为负责。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环保风险,提高企业环保责任意识。
不予问责与免予问责的区别?
不予问责指的是不对其进行责任追究的行为,也不去关心是谁的责任。不予问责说明此事就这样,并采取整改和预防措施,并不去纠结谁对谁错。不予问责算是一种比较仁慈的行为。免予问责指的是可以免于追究责任的处罚,也就是说获得了责任豁免的权利。免予问责并不是说就没有责任,只是免除了其相应的责任而已。
纹身的法律规定?
中国警察不准纹身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里有规定,法律依据如下:
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第十六条 仪容
(一)公安民警应当保持头发整洁。非特殊任务需要,不得染彩发,男性公安民警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或者蓄胡须,女性公安民警发辫不得过肩。
(二)公安民警不得文身,不得染指甲、留长指甲,不得化浓妆。
病历的法律规定?
为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病历管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使病历管理满足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2013年11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
该《规定》分总则、病历的建立、病历的保管、病历的借阅与复制、病历的封存与启封、病历的保存、附则7章32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过劳死的法律规定?
对于过劳死亡,可以按《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1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视同为工伤处理。 “过劳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定金的法律规定?
到目前为止,涉及到定金的法律规定有下:《民法典》(2021.1.1生效)、《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司法解释》。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五百八十六条 【定金担保】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五百八十七条 【定金罚则】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