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论文 > 正文内容

写作手法角度分析桥边老人的形象?

2024-05-04 19:08:12法律论文1

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小说的人物几乎原地不动,人物少有动作,情节的展开主要借助人物对话。“我”与老人的问答之间,蕴涵了生动的情节。如“我”问故乡,问动物,问政治以及老人的对答。

②人物对话反映人物的个性心理。老人提到故乡及“看管”的动物时,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家园的留恋与热爱;不能照顾动物“只得把它们撇下了”,反映老人面对战争的无奈、苦涩和悲哀。

(海明威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人称“冰山理论”。)

③人物对话简洁且含义丰厚。要言不烦处恰是值得玩味的,如当“我”问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答“政治跟我不相干”,而老人的苦痛恰是政治造成的;语言反复之处恰是人物表达情感,体现作者创作主旨的地方。如“那时我在照看动物”,“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只是”两字的强调,包含了老人多少无奈,多少冤屈,多少埋怨。

④人物对话的冲突富有张力。一方面,“我”的劝离与“老人”的不动构成矛盾的焦点,“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老人始终没有挪动;另一方面,“我”的无能为力与“老人”的内心挣扎,构成了矛盾的两极,老人内心矛盾焦点在逃生还是拯救动物。作者借这些矛盾冲突,揭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1.下面有关这篇小说的叙述角度及特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本文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主人公——桥边的老人;一个是线索人物——我。这种角度给了读者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B、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C、作品中海明威让人物自己对话,对他们的对话不作判断,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景去想象说话人当时的语气和表情。

D、“全知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我”已了解故事的全部情节,故事的叙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我”既是故事的讲述人又是小说中的人物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ute006.com/post/11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