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认定档案造假?
第一点:判断是否属于“人事档案”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而来的材料并不是一致的,有些属于文书、有些属于业务成绩、还有案件档案。
在这些档案中,有些档案是要进行归档整理的,而有些应该是由本人保存,更有的档案应该转接到有关部门。
这也是鉴别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将不属于人事档案中的材料挑拣出去。那具体包括什么呢?分为以下:
(1)从党团组织收集来的入团志愿书、申请书,转正申请书,本人的政审材料,党团员登记表,优秀党团员事迹材料等属于人事档案范围。
讨论入党的会议记录、个人思想汇报、审批通知书等由所在党组织保存。
(2)从纪检、监察和行政管理部门收集来的处分决定结论批复民本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和检查交代材料属于人事档案范围。
本人申诉材料、检举揭发材料,属于案件档案,由纪检、监察部门保存。
(3)从专业技术单位和学校收集来的评聘技术职务申报表、审批表、毕业登记表、学历证明、考试成绩单等属人事档案范围。
入学通知、试卷等由学校和培训部门保存。毕业证书、学生证、受奖证书等由本人保存。
(4)从人事、劳动部门收集来的干部职务任免、员工录用、聘用、职级待遇调整、参加工作时间等的登记表和审批材料等属于人事档案范围。
任命书残疾证、离退休证、各种证书、个人信件、日记等由本人保存。
第二点:判断是否为本人材料
人事档案的特征就是以人员的姓名进行整理保存的,确定档案是否应该归档,首先要确定这是谁的档案。
不能因同名同姓、同姓异名、异姓同名而张冠李戴,因一人多名而将材料分散。
为了防止这类情况发生,应该仔细检查档案材料上的姓名、籍贯、年龄、家庭地址、工作单位等等信息是否一致。
并且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看起来是这个人的档案,但实际不是”,所以要仔细检查档案中的内容。
第三点:判断材料是否处理完,手续是否齐全
要知道,只有处理完毕的材料才可以进行归档操作,凡是没有彻底解决的材料,是不允许收入人事档案中的。
如任免、晋级、授衔,有请示而无批复,涉及重大问题只有检举揭发无结论者,均属未处理完毕。
不应归入人事档案。即使归入人事档案也应退回材料形成单位,待处理完毕后再归档。
第四点:判断是否真实,准确
人事档案中的信息,不可以出现虚假以及模棱两可、相互矛盾的情况,鉴别中一旦发现内容出现此类情况,均应退回原单位。
对于一些没有时间、作者或签名盖章的材料,一经发现应及时收集补充或补办材料。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